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修订后的《蜂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(2022版)》(以下简称《细则》),进一步规范蜂产品生产加工活动,重点治理掺假掺杂违法问题,切实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,促进蜂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《细则》指出,着重加强蜜源管理,进一步提高原料质量。要求企业的原料蜂蜜、蜂王浆(含蜂王浆冻干品)、蜂花粉供应商应当相对固定;鼓励企业自建蜜源基地,或与蜜源基地签订稳定采购协议;鼓励企业使用巢蜜为原料生产蜂蜜。
《细则》要求,严格产品配方管理,杜绝掺假掺杂。规定企业生产蜂蜜、蜂王浆(含蜂王浆冻干品)、蜂花粉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;蜂产品制品中蜂蜜、蜂王浆(含蜂王浆冻干品)、蜂花粉或其混合物在成品中含量要大于50%,且以蜂蜜为原料生产蜂产品制品不得添加淀粉糖、糖浆、食糖。
《细则》要求,加强生产过程控制,保证食品安全。要求企业合理设置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,避免交叉污染;严格控制生产加工温度、湿度条件;及时清洗消毒生产设备、管道,保持环境卫生;严格监控生产关键控制点,保证加工过程持续合规;如实记录蜂产品制品中蜂蜜、蜂王浆(含蜂王浆冻干品)、蜂花粉或其混合物的名称、数量、占比等信息,实现产品有效追溯。
《细则》要求,明确标签标识内容,禁止虚假宣传。要求蜂产品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真实属性,不得虚假标注;蜂蜜产品名称可根据蜜源植物命名;蜂产品制品应当在产品标签主展示面上醒目标示“蜂产品制品”,字号不得小于同一展示面板其他文字,不得使用“蜂蜜”“XX 蜜”“蜂蜜膏”“蜂蜜宝”等名称;蜂产品制品配料表中应当如实标明蜂蜜、蜂王浆(含蜂王浆冻干品)、蜂花粉或其混合物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。
《细则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。已获得蜂产品生产许可,但不再符合有关要求的,应当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整改,申请获得蜂产品生产许可后方可进行生产。市场监管总局已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落实《细则》,加强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。
- 全国康养产业标准化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圆满落幕
- 国家发展改革委: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
-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 端午节前粽子食品安全专项抽检 结果显示安全状况良好
-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《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》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
- 让食品生产日期找得到、看得清
- 《食药同源预制菜营养与质量标准规范》在京发布,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
-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率为2.73%
-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《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》
- 北京通州区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打造全链条社会监督机制
-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召开夏季食品安全形势会商会议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
- 农垦系统全面启动“两大行动” 助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
- 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 聚焦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
- 安徽推广食品生产风险防控标识 强化源头治理
- 鹤壁淇滨区召开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推进会,全力守护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
- 河南安阳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,发放“督导证”强化包保工作